五年减少石漠化面积440.83万亩——看重庆如何治理“石头山”

今天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16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林业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日前重庆已完成全市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市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718.47万亩,较五年前减少了440.83万亩,石漠化状况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重庆石漠化以中度、轻度石漠化土地为主

重庆为喀斯特地貌,是全国8个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早在2021年,我市便启动了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石漠化土地面积、程度和分布,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及演变状况,土地利用、植被、土壤、治理状况等。


(相关资料图)

▲奉节青龙镇大窝社区,石漠化治理后的山村美如画。市林业局供图

根据调查结果,目前,全市36个区县(含万盛经开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约718.47万亩,占全市岩溶土地面积的14.74%。

从具体分布来看,渝东北、渝东南地区较为严重。其中,渝东北地区石漠化面积约427.17万亩,占全市石漠化土地面积的59.46%;渝东南地区约有石漠化土地235.05万亩,占全市石漠化土地面积的32.71%。

调查显示, 我市石漠化以中度、轻度石漠化土地为主,全市石漠化土地面积718.47万亩,较上一个监测周期减少了440.83万亩,减少幅度为38.03%,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611.98万亩,非石漠化土地面积2543.27万亩,10个重点治理区县的石漠化扩展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石漠化?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漠化地区地形地貌陡峭且破碎,相对落差大,为雨水冲刷、地表的侵蚀提供了足够的势能,从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裸露。这几年石漠化治理难度加大,既有森林火灾多发、森林病虫害严重等自然因素影响,也有毁林开荒、过度开垦等人为原因。

全市石漠化土地面积较上一周期减少38.03%

时值初夏,巫山县巫峡镇文峰村,一株株红叶树苗舒展开翠绿的新叶。“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坡,栽上红叶树种后,裸露的山石披上了新衣,成了长江三峡又一道风景线。”当地林业部门负责人说,以黄栌、红枫为代表的红叶树种根系发达,能深入石缝中,不但能抵御干旱,还起到较好的固土保水作用,治理石漠化效果十分突出。

在市林业局专家看来,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注重生态效益,也要兼顾民生发展。

为此,我市依托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投入市级以上财政资金55亿元,在岩溶地区实施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管护抚育、退化林修复和保护性耕作等生态治理措施,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4%,10个石漠化重点治理区县平均森林覆盖率达60.99%。

譬如,巫溪县就采取“防”与“治”结合,根据不同地貌区域的石漠化程度,探索出了生物治理、工程治理和自然恢复三种治理模式。在石漠化治理难度较大的宁厂古镇周边,采取“背土填坑、客土造林”的方式,栽植美国红枫、金叶刺槐、三角梅、油麻藤、日本晚樱等观花彩叶树种,使植被覆盖率提升至40%。

▲巫溪县宁厂古镇,村民们将一棵棵树苗背上荒山。市林业局供图

结合石漠化治理,我市还充分利用重庆气候资源和大自然自我恢复能力,大力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保护和封山育林等森林保护措施,加大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人为破坏打击力度,促进林草植被自然恢复,逐渐改善石漠化土地生态状况。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石漠化土地面积718.47万亩,较上一个监测周期减少了440.83万亩,减少幅度为38.03%,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611.98万亩,非石漠化土地面积2543.27万亩,10个重点治理区县的石漠化扩展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1亿元用于石漠化治理

“石漠化治理难度大、易反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我市将计划投入财政资金3.1亿元,重点在南川区、涪陵区和丰都县开展石漠化治理,实施人工造乔木林、灌木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林草植被恢复措施54万亩以上。

▲ 在黔江区,昔日石头山上长出棵棵绿苗。市林业局供图

具体而言,我市将以“林长制”为抓手,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大营林造林力度,保护好岩溶地区林草植被;同时,利用广阔的石漠化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核桃、油茶、脆李、花椒和蚕桑等特色经济林产业,探索出一条治山与兴林、增绿与增收双赢的路子,让生态与民生两相宜。

在科技支撑方面,我市则将围绕石漠化治理的共性难题,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研究探索容器苗、切根苗等石漠化防治造林技术,推广科学的植被配置,不断提高石漠化地区林业生态治理的科技含量。

为减少人为因素对石漠化治理的干扰,我市还将持续推进石漠化地区农村家庭沼气池、液化天然气、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使用,进一步减少农户对林木资源的依赖。针对石漠化程度较重的地区,以自然恢复为主,通过移民搬迁减少人为生态破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