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腾创投俞江虹:创投需有1-2年的市场前瞻性 没效率的机构

  • 来源
  • 日期 2016-05-12 11:42:21

“很多著名的大投资机构,虽然投出了不少知名的大公司,但它们本身品牌大,存续时间长,取得那样的成绩并不令人意外。”麦腾创投创始合伙人俞江虹对投资中国记者说。

在俞江虹看来,投资不能把目光仅放在基金的规模上,关键要看收益,且不说大部分海外基金长期平均年化收益基本都只有10-15%,国内很多大牌股权基金的年化收益实际上也最多只有20-30%,顶级的也不过30%-40%。

而俞江虹说:“我们麦腾明显要超过这个数字了。”

麦腾创投是一家由一群创投老兵组建的新兴投资机构,两位创始人孟庆海和俞江虹均在投资行业浸淫多年,手上有过数不胜数的投资案例。仅在2015年,麦腾创投就投出了近30个项目,目前其中不到一年收益最高的一个项目回报率达8倍多。

敢于放出这样的豪言,并且能够以靓丽的业绩予以证明,麦腾创投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在手?

谈“风口”需先明确时间因素

创投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或者更具体一些,创投机构为什么能够赚钱?

答案是,投资者时刻具备对未来市场超前的敏锐性及预判能力。如果要给“超前”定个时间范围,应该在一至二年之间,即领先一步的概念。太超前也会死在沙滩上,这是俞江虹以自己的投资经历总结的结论。

因此,俞江虹对“风口论”不以为然。他说:“任何事情都有时间属性,昨天的风口不一定是今天的风口,PE的风口对VC来说就已经过时了。”

如果某个“风口”已经在被PE机构热闹的谈论,那么对VC机构来说,投资的时机已经过去,应进入退出阶段了,不应该“买”,而应该“卖”,否则就会像二级市场大多数投资者被套一样,在山顶放哨,下不来,最终被饿死在山上。

例如目前火热的AR,VR,俞江虹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布局投资,现在已逐渐进入退出进程了,而对于这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投资则持较谨慎态度。

此外,俞江虹还认为,尽管总有风口,但是风早晚也会过去。对于创业者而言,风口只是创业里面一个很小的选择,而更多的价值则来源于创业者的本身素质,商业模式,市场需求等因素。

“无龄感”的60后投资人

俞江虹涉足创投行业已经超过十年时间。早年间,俞江虹曾有过数次较为成功的创业经历,无论公司在顶峰还是在谷底时,他都有能力果断选择将公司易手转让获取价值极大化提升,是个大智若愚,为人低调,处事高调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创业老兵。“我是一个没法一直做一件事的人。”俞江虹如此评价自己,“唯一不变的做一件事就是创业本身”。

这是俞江虹与生俱来的DNA,最适合做投资人而不是一个伟大专注创业者的性格,把自己定义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十余年间,俞江虹从早期零散的从事个人天使投资,到后来加入专业投资机构,以及创立麦腾创投,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也见证了创投行业的潮起潮落。

作为一个60后的大叔,俞江虹始终保持着年轻人一般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他喜欢帆船运动,会去参加比赛;他还爱看二次元动漫,自称是一个“无龄感”的60后。有一种观点认为,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保有旺盛的好奇心,而后者对世事已经熟视无睹。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俞江虹毫无疑问是一位标准的90后年轻人。

对一位优秀的投资人而言,这也是非常宝贵的特质。麦腾所投资的后消费群体案例中有90后图片社交工具的元气弹、表情Me,有做化妆品互联网精准营销的尚妆,有共享经济模式创新美甲服务行业的e流甲等等面向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项目,俞江虹能够深入细致的去理解这些人群的心理、消费习惯,将其代入商业模式,去判断项目是否具有前瞻性价值。

俞江虹现在关注大消费类、智能迭代、文创新经济等非常前卫广泛的投资领域。因为作为一个早期投资者,其投资范围必须保持一定的广度与前瞻性。“对于早期投资者来说,某个领域一年可能没那么多好项目。如果一年只投几个项目,基金肯定活不下去,因为你是人,不是神,运气不可能那么好。”俞江虹笑着说。

阅人的独家秘籍

早期投资最重要的是看“人”,这是创投行业的共识,但是“人”该怎么看,却各有千秋、莫衷一是。而在俞江虹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创业,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首先,对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有足够的激情,用俞江虹的话来说是“像初恋一样”的激情。

其次,对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有足够虔诚。这里的虔诚绝非泛泛,其程度要达到“宗教”级别。

即希望在创业者身上可以看到其对自己的创业事业达到“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虔诚”。这两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创业公司能走多远。创业与投资均不应是浮躁的产物,如果做不到以上两点,很可能会半途而废,因为创业的过程不仅是与他人更是自我挑战的一个艰巨而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例如,目前VR相关产业创业气氛非常火热,一个出于跟风而进入VR行业的创业者,对自己的创业项目并没有“宗教般的虔诚”,那么很可能在融资受挫,或产品研发遇阻的时候就轻易放弃。

麦腾在投资决策时,对有的项目会刻意缓一缓,观察观察。其原因可能是项目本身尚不够成熟,或麦腾还未摸透项目的商业模式。不过,俞江虹表示,作为创业者不能因为投资人暂缓投资就动摇,创业者一定要自己相信自己。

“投资人不能完全理解创业者是正常的,如果投资人能像创业者一样彻底认同项目,那他就自己去做了。”俞江虹开玩笑说道。

除了以上两点,俞江虹还总结了业内普遍认同的阅人“7P法则”,分别是Personality,Passion,Perspective,Persistence,Profitability,以及Previousexperience

当然,并非知道了这“7P法则”就能慧眼识珠了。这套法则背后是俞江虹近二十年创业、投资的经验沉淀,而要运用它同样需要通过时间磨练出的看人眼光。

没有效率的投资机构将会消亡

2015年底,俞江虹曾应中欧商学院之邀总结、归纳分析过创投的发展趋势,其中第一点是,股权投资从过去纯粹的单一基金,变成多基金之间投资策略的融合。进入2016年,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天使、VC与PE之间的人员配置、投资策略界限愈发模糊。

对此,俞江虹认为,基金组合多样化之后,投资机构手中的牌多了,打法可以更灵活,并且各阶段的基金之间能形成良性互动,其结果是投资效率的整体提升。

在当前诸多各类新老投资基金群雄征战的格局下,如何保持竞争性、活力是重要课题,“投资必须要有效率,没有效率的投资机构终将失去竞争力,说严重一点就是会消亡。”俞江虹表示。

麦腾创投为构建“有效率”的投资机制做了很多努力,亦从单纯的早期投资机构转变为拥有天使基金、成长基金、新三板基金、并购基金的跨阶段全系列投资机构,还包括旗下的孵化器。

“孵化器里的创业团队如果需要我帮助,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找到我,只要时间不冲突,哪怕几分钟的时间我也可以给他提供建议、对接资源,这是很明显的效率提升。”俞江虹说。

对早期创业项目的BP人工智能化筛选处理也是去年俞江虹在多种场合反复提倡与预测到的投资领域的大数据量化、标准处理程序化、人工智能化的趋势。这种以提高效率为其终极目标的投资领域创新之举,在今年上个月果真就有2家公司几乎同时宣称研发初见成效,机器处理筛

选任务能力相当于拥有多个具有3-4年投资经理水平的投资经理工作效率。目前麦腾正在在高度关注该领域可扩展性应用的可能性及投资机会。

新三板亟需解决流动性难题

早在2012年,俞江虹就参与募集、投资过当时国内最早的新三板基金之一鼎昌系下的鼎宣基金,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那一批人。当时新三板尚未定型,并不广为人知,其发展方向仍在讨论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那时候有些机构做新三板投资,不过基金名称却不敢用‘新三板’的字眼,因为大家不理解也不坚信它会有很大前景。但我们那时候就感称自己‘新三板’基金,抱有极大的信心。”俞江虹说。

此后新三板发展形势如火如荼,麦腾创投亦积极拥抱,目前麦腾相关股权投资基金有近20个项目在新三板挂牌,其中70%以上可进入创新层,有不少项目部分或全部实现了退出,不过方式是在定增的过程中转让,而非通过二级市场交易。

从2012年开始俞江虹就坚定的看好这一全新的场内交易市场,这一信心到现在仍未改变。不过,俞江虹也认为新三板目前的流动性不尽如人意,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发展最大的障碍,需要时间换空间来解决,期待下半年有利好。

俞江虹建议,在一定的配套制度、规则安排下新三板可以对创新层和基础层区别对待,降低对进入创新层公司的投资门槛,引入连续竞价交易等措施,以此提升创新层流动性并以此激活整个新三板的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投融资功能。

俞江虹认为,“中国是倒金子塔的资本市场结构,也就是说,占多头的是主板市场,其次再是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而美国是一个正金字塔结构,最顶尖的是纽交所、其次是纳斯达克、OTCBB、粉单市场和灰色市场。”对比美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就像早晨初升的太阳,远未达到完善、如日中天的程度,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会给我们投资人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与机遇。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3-2015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热线版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