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遍地损毁车辆不得民心 只能靠买报告赚取市场份额?

共享单车发展至今,有些产品在不断进步着,也有些产品看似在进步但实则却停滞不前。就拿Ofo小黄车来说,虽然研发了一款智能锁出来,但却被网友吐槽是“伪智能锁”,而其一直饱受诟病的损毁率,发展至今日,依然高居不下。

    微博搜关键词“ofo”,出现最多的依然是吐槽ofo损毁率的。就拿笔者今日在微博的截图来讲。

    网友@安庆女孩陶子称:#ofo小黄车#一路上为寻找小黄车走了将近1公里,找到的十几辆都被人刮掉二维码私用,我真的很佩服那些没素质的人。

    网友@欧巴B站称:今天骑了一辆崭新的ofo车,前轮摩擦异响,后轮转动起来感觉在制动,很是难骑。支付了买完美产品的钱,买回了一个残次品。从老板角度来说,一是花同样的钱,买残次品回来,理应觉得是在欺骗;二则需要改善管理制度,完善产品验收制度。另外从社会来讲,则是在浪费资源。

    还有网友称@forever韩希恩:大中午的,骑个小黄车容易嘛?关键骑着脚踏掉啦,就是这么不安全嘛,请问,……@ofo小黄车官方微博

    综上所述,还是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使用机械锁,二维码被刮花、车身质量不佳,即使是新品也依旧问题百出。

    一直以来,ofo采用“低成本”的模式来造车,但是造出来的单车损毁率超高,不得民心。据腾讯企鹅智酷曾发布共享单车数据报告《解读摩拜ofo们的用户与未来》显示,“由于ofo单车初版不如摩拜单车结实,ofo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明显高于摩拜单车用户,达到39.3%”。

    但即使这样,ofo的依然声称自己行业第一,无人能及,并发布了第三方数据报告。此份看似有理有据,实则不然。

    据了解,此份报告出自第三方数据机构比达咨询,而日前,比达咨询创始人陈礼明、黄顺芳因涉嫌名誉侵权被摩拜单车告上法庭。

    据了解,今年以来,陈礼明、黄顺芳通过其实际控制的“中国软件资讯网”和“中国IT研究中心”两家网站,针对摩拜单车发布了大量毫无根据的负面信息,如《摩拜深陷三大诚信危机》等;同时发布大量摩拜竞争对手的软文,如《ofo用户粘性力压摩拜》等。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陈礼明、黄顺芳两人为夫妻关系。两人共同控制一家名为“比达咨询”的公司,明码标价向企业收取费用,按照企业要求炮制各项数据、撰写和发布所谓“市场研究报告”,每份报告售价数万元;同时,两人通过自己开办的两家小网站,长期杜撰、发布“黑稿”,污蔑诽谤拒绝向其付费的企业。

    如此看来,ofo数据报告的真实性还有待考量。但笔者想说的,是否市场第一是靠产品以及用户共同得来的,而不是凭空捏造一份数据就可以做到的,ofo小黄车与其将心思用作他处,不如认真打磨产品,解决解决一直高居不下的损毁率问题才是当务之急。(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