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自2016年火热以后,这股共享之风迅速席卷全国。ofo小黄车自2016年11月进入城市市场以来,以低成本快速扩张的模式迅速投放车辆超过300万辆。在2017年元月ofo更是发起“闪电战”,公布了“一天一城”的计划,至今ofo已经宣布进入全国100座城市。
对于共享单车这样一个新兴事物,大家带着新奇的眼光来打量它的时候,也会发现很多的问题。有共享单车自身维护的问题,也有与整个城市管理相融合的问题。随着小黄车投放数量和投放城市数量的不断扩大,其自身团队和车辆本身的弊端也渐渐显露。
一些城市,ofo团队甚至没跟当地政府沟通就私自投放车辆,被多地地方政府或清退、或紧急叫停。4月24日,小黄车批量空降德阳城区,随即却因未通报政府部门被城管用车运走;3月23日,小黄车因乱停放问题被兰州城管执法人员收走;3月22日,ofo小黄车闪现青岛,因市民投诉占路经营,被城管清理。

14日,ofo小黄车官方微博发布图片:“5.17以后世界再无ofo共享单车”,这令人怀疑ofo是不是要退出部分城市运营的节奏?据媒体统计,ofo已退出三亚、济南、兰州等11座城市运营。 之所以有那么多城市暂时禁止ofo进入,固然有ofo运营团队与各地政府沟通不畅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ofo共享单车自身的问题。
首先,ofo小黄车的成本大概300元,车身容易遭到破坏,损耗非常快。日前企鹅智酷发表的报告称ofo小黄车的损毁率高达39%,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有故障不能骑行的小黄车会越来越多。
其次,配备的是机械锁,没有定位功能,缺少精细运营,不但消费者找车困难,连维护人员也无法及时找回故障车辆,容易造成ofo“无车可骑”、“坏车多”的印象,既给用户以不好的体验,又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影响城市容貌,破坏了城市生态。
再者,ofo运营人员紧缺。一些用户反映,向ofo报修故障车和违规停车的现象之后,ofo官方并没有处理,经常看见小黄车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或者绿化丛,甚至直接挡在路中间,给城市造成了极大的市政公共空间管理压力。

地方政府对共享单车都保持一种开放欢迎的姿态,但ofo团队管投不管收的姿态让地方政府很为难。据传,ofo最初在厦门开始投放的时候,市政府曾经询问ofo准备如何管理这么多的单车,ofo团队竟然说,我们不准备管了,因为三个月就能收回成本。政府当时听完觉得很崩溃。
虽然小黄车进入城市确实能给不少人的出行带来方便,但是若没有方便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对一座城市来说,必定是弊大于利的。时间一长,小黄车可能恐怕就会变成“小蝗车”了——用户没车用敬而远之、政府管不住敬而远之。(来源:科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