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风口上的共享单车,又被推上了舆论浪尖。在一轮一轮的大额融资背后,企业管理上的问题被暴露出来。近日,有ofo内部员工在脉脉平台自爆公司贪腐现象,并对诱发该现象的管理混乱进行了严厉批判。据爆料,ofo某城市的供应链被架空,在采购上做主的是维修仓库主管,因为供应商是自己的好友,就把十年前的旧胎当做新胎采购回来,并直接进行组装。
根据了解能够得知,小黄车的损毁率一直居高不下,也有媒体爆出小黄车的损坏率高达近40%左右。如今ofo内部员工爆料的贪腐事件,似乎为小黄车居高不下的损毁率找到了原因。
曾有多家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一处小黄车的维修点,4000多辆被损坏的共享单车聚集在一起,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班加点修理被损坏的小黄车。有修车师傅坦言,每天工作时间很长,甚至顾不上回家,吃午饭只得在维修点简单充饥。现在,每天能修车近100辆,可这种速度仍然无法赶上车被损坏的速度。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被送来、堆积。很多本来是在城市中的维修点,因为送来的坏车越来越多,只能被搬运到近郊……
还有维修师傅讲:“平时我们进行维护的时候每天大概走2万步,今天擦了一整天车,回去看了一眼微信运动,居然走了4万多步。”许星说,这一整天下来,要把每个细节都要擦拭到位,包括车锁的二维码和车脚蹬子,一共擦了将近200辆车子。这样的工作确实不好评估,也存在更多的管理漏洞。
而如今看来,小黄车如此高的损毁率竟然是因为内部采购吃回扣贪腐导致的,不得不说,ofo的内部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问题,这次ofo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共享单车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ofo如果还是一味注重拉代言、搞营销,而不在自身内部管理结构上下手整顿的话,不仅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也将导致比贪腐更为严重的问题发生。文章来源:http://pinpai.szonline.net/ppnews/20170512/76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