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书展中国出版方受重视,国际话语权迅速提升

伦敦国际书展创立于1971年,是仅次于法兰克福书展的世界第二大国际图书版权交易会。作为全球书业最重要的春季盛会,许多出版商都十分重视。

在刚刚结束的第46届伦敦国际书展上,来自全球近百个国家的超过25000名出版人参与了此次盛会,“中国出版”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在世界级作家肯·福莱特的新书发布会上,更是首次邀请了中国出版方。

伦敦书展现场

 

国外向中国请教如何卖书,“中国式卖书”受国外肯定

近年来,中国出版在三大国际书展上越来越受关注,话语权逐步提升。很多国际级别的畅销书,像《哈利·波特》《霍比特人》等已经可以和世界实现同步发行。

在此次伦敦书展上,有关中国文学、科普、教育、少儿、医学、历史、民俗、艺术、军事等领域的图书备受青睐。正如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中国的图书市场越来越开放,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

伦敦书展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书展上,英国最大的出版商麦克米伦即将于今年9月推出的重磅新书A Column of Fire,在现场被隆重展示。为了配合新书宣传,肯·福莱特团队邀请了来自全球27国的知名出版商到肯·福莱特的伦敦家中,参加新书发布酒会,中国面孔首次出现在了这样国际性的新书发布活动上,读客图书作为当晚唯一的中国出版商受邀出席。该书的责编闵唯透露,在发布会现场,肯·福莱特一上来就问:“中国的出版方在哪里?”

据悉,肯·福莱特是现象级畅销小说大师,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迄今为止,他已有20部小说被译成33国语言,累计总销量超1.6亿册。在欧美出版界,肯·福莱特这个名字就是畅销的保证。其轰动全球的巨著“世纪三部曲”,凭一个书名和千字梗概就卖到了五千万美元(3亿人民币),震惊业界。

“世纪三部曲”的第一部《巨人的陨落》于去年被读客图书首次引进中国上市,这本 “全球读者平均三个通宵读完”的超级小说,成为2016年最火的外国文学。近日,《巨人的陨落》续篇,即《世界的凛冬》也在国内上架,预售仅5天即登顶,成为亚马逊预售图书总榜第1名,并蝉联冠军数周。

世纪三部曲前两部

 

有趣的是,读客图书的总编辑许姗姗向记者透露,在此次伦敦入境的时候,遭到了入境官的长时间盘问,最后不得已拿出了肯·福莱特发布会的邀请函,没想到就被迅速放行了。许姗姗感慨地说:“肯·福莱特的名字在国外就是畅销书的保证,他的名字是跟J.K.罗琳、斯蒂芬•金放在一起的。但没想到这次入关竟然要靠他刷脸。”

肯福莱特为中国版《世界的凛冬》签名

 

事实上,中国出版商受到国外肯定不是第一次了,此前,在中国卖出200万册的《岛上书店》的责编朱亦红告诉记者,在去年法兰克福书展,美国的出版人就曾向其请教《岛上书店》在中国是如何卖起来的,并邀请她为他们做一个分享会。

国民阅读消费升级,国外小说在中国越来越好卖

记者梳理了近年来的中国图书市场,惊人地发现,外国小说一直霸占着图书排行榜。从10年前出版的《追风筝的人》到10年后的《岛上书店》,国外畅销书每年都有新作,动辄都是几十万册、几百万册。2016年上半年,引进版图书占整体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为16.57%,较去年同期增加0.81个百分点。

国内几家主流出版机构在外国文学领域都有涉足,并连续多年在各大国际书展上挖掘到“金矿”,无论是老牌社人民文学、译林,还是以经管书为主的中信出版集团,抑或者民营出版机构巨头新经典、读客等,都是如此。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深究原因,一是因为国内原创作品数量急剧减少,出现了“空窗期”。像今年因为影视剧而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实际上原著小说已是八年前的旧作。此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民消费的升级,让中国读者的阅读口味跟国际趋于一致,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对外国作品表现出新的渴望。像《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这种超大部头在中国迅速走红,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图书市场的潜力有目共睹,国外出版人、作者和版权代理们显然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全球市场。那么,在我们大声呼吁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关注国内的图书市场和读者的阅读需求呢?“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文学最大市场之一,在中国文学没有成为世界主流文学之前,外国文学必然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读客图书总编辑许姗姗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