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当真引领潮流? 道德绑架让用户困扰

共享单车市场争夺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就在这样关键的时期,一向以文艺青年最爱为标签的摩拜单车却屡次爆出负面消息,拨开用户对共享单车的新鲜感后,也终于让人们看清了其中存在的弊端。

  摩拜单车数据屡次造假自打脸

  新兴产业发展时期积极笼络用户开拓市场可以理解,但诚实、真实的底线却不能被触碰。对于这一点,摩拜单车从去年底到现在,却已经连续两次爆发大规模数据造假事件,令外界一度震惊。

  去年12月,有文章称摩拜单车在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榜单位居旅游免费类月榜中位居首位,力压铁路12306、滴滴出行等热门APP,但最终根据App Annie提供的数据截图可见,摩拜单车只是占据了不到半个月的首位,最终的报道却大言不惭称“月榜”,将数据夸大其词引来一片嘲讽。

  更让人意想不到到的,摩拜单车为了营造其品牌一片繁荣的景象,甚至将数据造假。当时有文章称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摩拜单车在去年12月首周用户活跃度达440万人,同一时间段其单车周总有效使用时间为51.7万分钟。乍一看数据确实喜人,但如果静下心来计算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猫腻,如果440万人每人一周只用一次摩拜单车,那使用时间则是0.1175分钟,即7秒钟,试问如何在7秒钟内完成找车、解锁、骑行、结束订单这样的流程?

  一次作假已经让用户对摩拜单车失去了信任,但其并不知悔改,就在近日,又宣布在1月2日至6日期间,周活跃用户量已接近600万人,同一时间段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间接近1000万分钟,用上述方法进行计算就不难发现,结果令人发指——如果想要达到膜拜的数据,用户必须在5秒之内完成一次骑行!看来随着数据的增加,用户也必须跟着升级才能跟得上摩拜的脚步啊!

  原本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用户基础的摩拜单车,连续两次用假数据单方面宣布自己在业内的“领先地位”,不仅让业内人看了笑话,也失去了用户的使用兴趣。

  摩拜单车有“情怀”? 用户被套路困扰多

  除去数据造假外,摩拜单车长期以来一直用“文艺”标签进行推广,例如车身颜色柔和、车型线条弯曲优美等,但实际上,对比共享单车市场的诸多品牌,摩拜单车的基本框架略粗,且颜色也并不容易让人一眼认出,与所谓“文艺”的标签其实还有一定距离。

  此外,其CEO胡炜炜还曾经抛头露面为自己的品牌做公关,甚至一句“失败了就当做公益”在朋友圈里疯传,虽然一定程度上让用户有了同情心,甚至觉得骑摩拜单车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只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胡炜炜只是用自己的话语在煽动用户,试图用情怀二字迷惑用户的双眼,好让他们忽略摩拜单车本身并不舒适的骑行体验,最终利用道德绑架用户,只有没能从骑行中得到良好体验的用户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走进了摩拜单车的套路。

  品牌发展果然重要,但如果摩拜继续用假数据、假情怀裹挟用户,不仅无法得到潜在用户的青睐,甚至还有失去老用户的危险,竞争激烈的当下,或许诚实才是最大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