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又出事了!为什么出问题的总是ta

 ofo又出事了!据媒体报道,昨日中午,在上海天潼路浙江北路路口,一名骑着ofo共享单车的孩子被一辆大客车碾压,被救出送医后不治身亡。据报道,小男孩不到11岁。

  

  图说:事发现场网友图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媒体第一次曝光ofo出事。前不久来自北京的冯先生将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即ofo共享单车)告上法庭,成为第一起见诸报端的共享单车索赔官司。

  冯先生称,今年1月28日21时左右,他从地铁八通线中国传媒大学站出站,通过手机扫码租用了ofo共享单车。在骑行不到100米处遇到下坡,结果自行车刹车突然失灵,导致他连人带车失控摔倒,牙齿当场折断5颗、缺损1颗,唇部、面部均受伤严重,为此,冯先生将拜克洛克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该公司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后续治疗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2万元。

  此前,ofo无需密码就可开锁,让12周岁以下儿童不可在道路上骑车的规定形同虚设的报道被各地媒体纷纷报道。

  面对ofo在“安全”上超出其他同行的“曝光率”,我们不禁要问了,为什么出问题的总是ta?

  从浅层原因来看,ofo的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机械锁bug重重,轻而易举就能打开,让儿童也能骑行上路,成为安全隐患的重灾区;超高的损坏率,让ofo的骑行充满了不安全的因素……

  

  (图片来源:北晚科技互联)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这段话看出一丝端倪端倪。

  在ofo开启美国、英国、新加坡等海外市场的运营之后,ofo 创始人兼CEO戴威曾表示:“ofo致力于成为影响世界的公司。感谢用户的使用和认可,我们将继续引领整个行业快速、良性的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便利的短途出行服务。”

  让我们来划重点,毫无疑问,“便利”无疑是ofo最提倡关键词。

  但是在惨烈的意外面前,比便利的出行服务更重要的,其实是安全问题,毕竟与健康、生命相比,“便利”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事实上,像冯先生这样的遭遇者只是冰山的一角, ofo共享单车号称已经累计了3000万用户,4亿次用户骑行。在如此庞大的数据背后,事故有多少呢?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自行车骑行本来就是一个事故多发的领域,无非是事故有大有小。共享单车的事故率究竟是多少?目前来说,我们还无法得知,ofo对此也并不愿意透露更多。如果以略显保守的万分之一的事故率来估算,ofo的4亿次骑行相当于发生了4万起事故,只是不是每一起事故都得到了报道。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为了尽快获得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份额,ofo共享单车这样的企业确实是重“便利”,轻“安全”,但是在共享单车行业整体标准尚未搭建起来的当下,如何保障用户“安全”的问题,似乎比共享单车提倡的“便利”问题更重要。

  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爆发式发展,共享单车用户规模逐渐放大,由此带来的现实是共享单车事故数量也将极其庞大。面对大大小小的共享单车事故,ofo们如何更好的为共享单车用户的安全问题是排在第一位的核心问题。在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面问题之外,仅仅把“出行便利性”挂在嘴边的商业模式,显然不是一个好模式。

  一家无法从制度上系统保障用户生命、财产安全的公司难以伟大。